工程施工中,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主要表现在施工原材料质量差。混凝土。配合比不当。养护技术中存在问题这几个方面。看下文,详细分析。
1.水泥实际强度与水灰比。
水泥实际强度越大,硬化水泥石强度就越大,骨料之间更易于交接。由此形成高强度的混凝土。假设水泥实际强度一定水灰比越小,水泥石强度越大,与骨料连接力就越大。由此也能形成高强度的混凝土。如果水会比太小,混凝土粘稠度过大,不易振捣密实。难免出现蜂窝和孔洞,这就大大降低了混凝土强度。
2.骨料的选择。
骨料的表面状况水利石与骨料连接都差,必然降低混凝土强度。一般来讲,选用出招表面的碎石能够增强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连接性。最终可提高混凝土强度,若采用有光滑表面的卵石。这回降低骨料和水泥石之间的连接性。进而降低混凝土强度。
3.外加剂与掺合料。
将适量的外加剂掺入混凝土中,能够提高混凝土早强和提高性能。还有早强剂的混凝土往往早期强度较好。拌合混凝土,60参核量水减水剂。可减少掺水量,当水位比较低时,可确保混凝土成型良好。并且可得到较高的28D强度。
养护条件,浇筑后的混凝土主要依靠水泥水化作用而逐渐凝结硬块。一般来讲,只有温湿度条件达到一定标准时所以呢,才能绥化鉴于此。混凝土浇筑后,必须按照施工要求加强养护。以确保混凝土快速硬化,提高强度。养护的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比较大,在正常养护的条件下。零七越长越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形成,养护初期七到14天内。混凝土明显。提高14天后,强度的形成速度渐缓,28天使。